联系我们
A4美术馆
中国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天府新区麓山大道二段18号麓镇山顶广场
电话:86(028)85761265
邮箱: a4office@a4am.cn
A4X艺术中心
中国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天府新区麓湖生态城艺展中心
A4儿童馆
中国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天府新区麓湖生态城艺展中心
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
中国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天府新区麓坊中心
材料本身是不具备情绪和情感的。人以双手为工具,赋予了一张纸、一根线、一坯土,温度,质地,几千年里登峰造极,乃至今日。在技术革新的当下,寻访从手到艺的过程,在东方文化的物我之辨中,看手艺,对当下,意味着什么。
写在前面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出现了有关工艺技术的汇编著作《考工记》,随后在东晋年间开始出现目前存世最早的画论专著,此后的一千多年里,中国的工匠与书画家之间始终存在着身份上的边界,而文人对器物的把玩——比如金石之学——也往往被认为是一种文化趣味的副产品,书画文章才是正道。但同时,双方也会在共同的器物上留下合作的痕迹。在阶级壁垒被逐步打破的现代世界里,标准化的审美大语境被分割成由个人塑造的小语境,对于“物”的审美也成为自我观念表达的主要展现形式之一,此时的“匠”与“艺”在物的存在中被日渐融合——这也实现了19世纪下半叶由英国发起、席卷全球的“工艺美术运动”所提倡的主要目的,即用个人化、主观性的审美对抗工业化大生产带来的标准化审美,以日用之物的形式重塑人文的景观。20世纪初的日本正是在此理论上掀起“民艺运动”,并持续深入至今。
正如中国在20世纪初的早期革命理论与行动方法大多来自法国与日本的经验,百年来中国的美术馆、博览会和新美学方向上的理论和实践也向日本学习了许多。社会发展有先有后,学习他人是为了找到自我,超越历史,塑造文化的未来。在A4美术馆举办日本艺术家盐田千春个展期间,文献中心邀请到在东方美学与“物”之工艺领域深耕多年的资深作家葛维樱女士,她以多年来做文化媒体的精准眼光和把控细节的洞察力重新发现现代社会的“物”,汇集大量的一手资料,以形式的呈现去反溯东方文化的精神内核,希望我们在不断创造“新”的同时,也能看见时间冲刷后留下的“旧”,带着共同的故事走入新的时间。
——王娅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