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美术馆展览
西南艺术生态

感知地理

2023.08.19 - 2023.11.19
  • 艺术家:
    戴光郁、何工、朱成、胡佳艺、蒲英玮、童文敏、王彦鑫、王峥、王梓凡、朱明
  • 艺术总监:
    孙莉
  • 策展人:
    康书雅博士、李杰
  • 学术支持:
    黄效融、张意
  • 品牌&设计支持:
    成都黑蚁文化创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发展支持:
    言履文化与艺术、成都国际版权交易中心
  • 研究团队支持:
    吸土
  • 地点:
    A4美术馆 3号展厅(成都市天府新区万安街道麓山大道二段十八号二十一栋)

展览信息

文:康书雅博士

感知地理学研究从属于一个非常广泛的新兴领域,即“创意地理”。该理论认为艺术作品明确表现了人类空间地域性的各个方面,其并非仅仅是呈现一个与空间地域有关的特征,而是通常有多个这样的维度。本次展览的一个重要创新在于以地理学方法来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三位艺术家。基于此,我们邀请了朱成、何工,以及戴光郁三位在各自领域卓有建树的艺术家,他们都在中国’85新潮之前出生在川渝地区。选择三位前辈艺术家对于回望历史是必要的,同时我们也让这三位艺术家邀请了七位通过艺术创作来进行对话的年轻艺术家。这七位新生代艺术家分别为:胡佳艺、蒲英玮、童文敏、王梓凡、王彦鑫、王峥以及朱明。

本次展览的另一个重要创新是以地理学的方法来探究文化认同和文化散居等重要议题。为了探讨这十位艺术家与本地艺术生态的关系,我们将着眼于本次展览作品的三个基本地理维度:自然地理、文化地理,以及感知地理。这三个维度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也确实很难作为我们现象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孤立元素来讨论。然而,有些作品可以更容易地从物质(自然地理)、人文(文化地理)或者情感(感知地理)中的某一角度进行讨论,我们希望这种方式可以帮助观众与本次展览中的艺术品和诗歌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自然地理

在本次展览的文献区域,十位艺术家将在一幅大型地图上标注出曾生活、学习、工作、创作和参加展览或艺术驻留的地标,并邀请观众也将自己曾历经过的地点标注在地图上,进行互动。艺术家的地域流动影响着他们的情绪、情感、感觉、知觉,以及认知,这些因素最后一起构成了艺术家的感知结构。艺术家所处的社会背景、生活环境、以及他们曾阅读或研究过的书籍,都会构成艺术家的感知结构,而这个感知结构又反过来影响了一个艺术家创作实践中的多个元素。因此,艺术家曾居住或经过的每一个地方都会呈现出新的社会习性和社会背景,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在艺术家创作成果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轨迹。

文化地理

接下来,我们将着眼于本次展览的第二个地理维度,即文化地理,“文化地理”也被称为“人文地理”。我们所关注的第一地理维度——自然地理——只涉及到纯粹的空间性,而这第二地理维度即文化地理,不仅关注共时性的空间研究,同时也关注历时性,即文化是随时间流动不断发展演变的。自然地理和文化地理的一个重要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物质为基础的认知领域,也就是说这些领域的知识客观存在于物质世界之中。自然地理学研究个体和群体活动的物质场所和空间,而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则是在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中所产生的语言、习俗、话语、知识、经济、政府和教育等现象。文化只能基于时间变迁或者说通过比较两个互动时刻才能得以研究,因而从根本上说文化是具有历史性的。鉴于此,我们从历史维度研究展览中视为艺术家的作品。

感知地理

本次展览的第三个维度是关于《感知地理》中“情感地理”概念的阐释。前面两个维度分别阐明了空间与时间问题,第三个维度将挖掘内部,深入研究艺术品和我们自身。这些艺术品呈现了空间、时间与情感的交集。情感与社会、文化及时代相互交融,而艺术品又与观者的情感相互交融。由此可见,艺术与文学是表达朦胧而又难以琢磨的情感的绝佳方式。

情感和情绪之间的区别

情感涉及理性、情绪,以及所有肉体的感觉。它包括了我们进入一个新空间时的感觉,这种感觉由我们所有知觉构成,如墙壁的颜色、天花板的高度、地板的材质、空气的温度、音乐的声音或施工的噪音,以及空间里人的存在与否。感觉还包括我们对于一个似曾相似的空间抑或是截然不同空间的认知和记忆。在长假回到家乡时,我们的身体会记住每次抵达和返回时的感觉,这些时刻拼接为我们对家乡的情感体验,存在于我们的心灵、思想和身体里,形成我们全部的感知。

情绪是在心理学中被定义的各种心理状态,包括快乐、悲伤、喜悦、失望、爱、愤怒、自信和沮丧等。情绪是情感的简化,是处理我们庞大情感库的捷径。从早上醒来到晚上进入梦境,情感始终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情绪帮助我们命名和处理了这些复杂的情感。

感知地理中的生态探讨

我们将通过材料、媒介与方法论的视角来审视《感知地理》中的这些情感,情绪、认知、感觉、以及感知,进而依靠这些具体的、可测量的和可推论的元素,来究和描述展览中的作品。结构主义、形式主义、体裁和模式是打破开放范式的工具,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来看待外部和内心世界。然而,这些形式性的分析绝对不能代替理论性的梳理和批判性的社会实践。形式性分析必须要扩展艺术作品和诗歌中对于自然地理、文化地理,以及感知地理的表现。诗歌和艺术活跃在我们心里,然后在我们的心里面总存在着一种本质性的生态。”明心见性”是指,当我们心里没有被干扰,自己感觉宁静时,我们心里面的本质性生态系统才会更健康。干扰和浮躁这两状态常常发生在我们不太了解世界的整体性或生态性的时候。从自然地理、文化地理以及感知地理的角度去发掘艺术与我们、社会、世界以及宇宙的关系,即可让我们对世界的整体性或者说生态性有更好的理解。

展览现场